?設備機架是各類工業設備(如機床、自動化生產線、檢測儀器、醫療設備等)的基礎承重結構,起到支撐零部件、保證設備精度、分散載荷的作用。其
設備機架加工質量直接影響設備的穩定性、運行精度和使用壽命。
?

1. 設計與工藝規劃
結構設計:根據設備載荷(靜載、動載)、精度要求、安裝空間,用 CAD(AutoCAD)或三維軟件(SolidWorks、UG)建模,重點設計加強筋布局(避免應力集中)、安裝基準面(確保后續裝配精度)。
工藝分析:確定加工順序(粗加工→熱處理→精加工)、選擇加工設備(銑床、加工中心、鏜床等)、制定夾具方案(保證裝夾穩定性)。
2. 材料選擇與預處理
常用材料:
灰鑄鐵(HT200、HT300):減震性好、成本低,適合機床、重型設備機架(但重量大,加工后需時效處理消除內應力);
碳素鋼(Q235、45# 鋼):強度高、易焊接,適合焊接框架式機架(如自動化生產線機架),45# 鋼可通過調質提升硬度;
鋁合金(6061、6063):輕量化(密度約 2.7g/cm3)、耐腐蝕,適合精密設備(如檢測儀器、醫療設備),但剛性較低,需通過結構優化彌補;
不銹鋼(304、316):適合潮濕、腐蝕性環境(如食品機械、化工設備),成本較高。
預處理:
鋼材 / 鋁材:切割下料(等離子切割、鋸切),去除毛刺;
鑄鐵:鑄造后進行時效處理(自然時效或人工時效),消除內應力,避免加工后變形。
3. 粗加工
目的:去除大部分余量,初步成型,為精加工留量(3-5mm)。
設備:龍門銑床、數控銑床、鏜床。
加工內容:銑削大平面(底板、安裝面)、鉆孔(螺紋底孔、定位孔)、切割型材(槽鋼、方管焊接前的下料)。
4. 熱處理(按需進行)
對于要求高強度的鋼質機架(如 45# 鋼),粗加工后進行調質處理(淬火 + 高溫回火),硬度達 220-250HB,提升耐磨性和剛性;
鋁合金機架可進行時效處理(T6 處理),增強強度。
5. 精加工
目的:保證關鍵表面的精度(平面度、垂直度、粗糙度)和尺寸公差。
設備:數控加工中心(CNC)、高精度龍門銑、坐標鏜床。
加工內容:
精銑安裝面(平面度≤0.03mm/m,粗糙度 Ra1.6-Ra3.2);
精鏜定位孔(孔徑公差 H7,垂直度≤0.02mm/100mm);
加工導軌槽、螺紋孔(絲錐攻絲或螺紋銑削,保證配合精度)。
6. 焊接與裝配(針對組合式機架)
焊接:對于由多個部件拼接的機架(如方管焊接框架),采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(CO?焊)或氬弧焊,控制焊接變形(采用對稱焊接、分段焊接,焊后用火焰矯正);
裝配:焊接后重新進行精加工(消除焊接變形影響),安裝連接件(螺栓、定位銷),確保各部件基準統一。
7. 表面處理
除銹防腐:鋼材 / 鑄鐵機架采用噴漆(底漆 + 面漆)、鍍鋅(電鍍鋅、熱浸鍍鋅)或磷化處理;
美觀與耐磨:鋁合金機架可進行陽極氧化(本色、黑色)、噴砂(增加粗糙度,便于后續涂裝);
精密表面:關鍵安裝面(如導軌貼合面)保留加工粗糙度,不做涂層,避免影響精度。